专业设置
实习实训
教师队伍
科研成果
学科教研
教研文萃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最新新闻
 孝感高级技工学… (11月5日)
 青年书清廉  廉… (10月31日)
 市职教集团临时… (10月30日)
 第三届青蓝工程… (10月29日)
 “职教育栋梁 双… (10月28日)
 孝感市直事业单… (10月28日)
 我校2024级新生… (10月25日)
 我校举行2024年… (10月24日)
 
  您现在的位置: 孝感市高级技工学校 >> 教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作者:雷杏荣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4953   更新时间:2009/11/21 16:42:01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432000     孝感市高级技工学校    雷杏荣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由于受工作压力过大、角色的多元性、变动性和冲突性以及完美情节、评价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先期预兆。本文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成因、教师如何进行自我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角色期望;教师评价;心理健康;心理治疗

  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近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因此有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言语过激、情绪反常、行为过当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的发展成为“恶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响应教育部号召,针对教师心理健康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我们认为问题的关健在于教师自身应积极应对,进行有效地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理健康, 而且会对自身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1、健康的心理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往往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

2、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人物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而且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教师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

3、教师是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推动者。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方兴未艾。要促进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不但需要有受过一定训练的专业人员,而且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部过程中。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1、过大的工作压力使教师出现心理失衡。

据调查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其他行业。随着生活的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有厌学情绪;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使学生的偏差行为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的增强,传统的教师权威逐渐淡化,教师的影响力有所降低,甚至连课堂常规都难以维持。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使教师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衡。

2、过多过高的教师角色期望使教师身心俱疲。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有关。教师角色有多元性、变动性和冲突性的特点。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担当知识的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 “学生的楷模”等角色;家长希望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和“严格的管理者”;学生期望教师是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朋友和知已”;而学校总是期望他的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的好员工。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容易造成心理冲突;而教师毕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为了使扮演的角色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于是,他们就加倍地严格自律,控制自己,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也容易造成心理冲突。教师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部分教师的责任心过重,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误,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部分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过度完美的自我期望难以如愿使教师产生挫败感。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常在潜意识里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作得尽善尽美,样样都不比别人差,并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条件限制。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特别是教师职业,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费精力的多少中直接反应出来,而要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这就使得,教师如果觉得成绩不够理想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理性地分析失误,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过多的责任和个人发展的矛盾使教师难予取舍,陷于两难境地。

一般来说,教师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他们追求成就,希望成功。他们想进修提高,或想钻研自己喜欢的专业,或想发挥自己的特长。但是,教师责任的重大要求他们必须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时刻心系学生,从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发展,这也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冲突。

鉴于诸多原因造成部分教师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和生理疾患,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的几点建议:

1、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教师要认识到健康包括“身体”(生理)和“精神”(心理)两个方面,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而且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从而善待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教师如常人一样,工作中难免产生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则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对学生说过一万遍的事情,可他总是记不住;全力以赴的工作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总是晋升不上高级职称、当不上优秀……与其让这些无可挽回的事实破坏我们的情绪,毁坏我们的生活,还不如让自己对这些事情坦然接受,并加以适应,很多时候怨恨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只要不再失去教训就行了。

3、修正认知观念。教师的挫折经常来自学生的不如人意的表现,如教师教了半天,学生还学不会。这些现象之所以使教师感受到沮丧,是因为教师有不合理的信念,那就是“我反复教过了,你就该会”。如果教师摒弃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代之以有些学生问题是“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4、合理宣泄,学习松弛技术。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在合适的时候、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将自己融于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才能不断增加自信和理解力,缩小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赢得学生的尊重。

6、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使教师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育部也发出了在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要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心理首先必须是健康的。让我们敢于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关爱自己,以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心态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行列中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城西二路18号 | 联系电话:0712-2823726 | 统计| 联系QQ:1932816898 584699272
    信息管理:孝感市高级技工学校党委办公室 | 技术维护:孝感市高级技工学校网站信息中心 鄂ICP备100013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90202000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