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删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实际运用的关系。文化课必须服务于专业课,专业课又必须与生产实际相一致。需要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学科知识结构上要相互交流,要根据专业课的实际运用制定教学计划。第二,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教学常规,把握教学重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教学的原则,进行精讲点拨,强化训练,让学生多练习,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十年来我们学校领导充分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实践活动,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直观教学水平。
(三)、强化技能训练
知识的转化需要实践,实际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机械、机电及汽修专业都实践性很强,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实验室及实习基地要舍得投入,我们学校自建校以来先后为机械专业、机电专业,汽修专业配备了全套的各种实验、实习设备、供学生实验、实习之用。第二,上好实验及实习强化训练课,组织要严密,方法要具体。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做指导示范学生动手动脑。实习或实验结束后要求写实习报告,专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习或实验情况做出实习鉴定。第三,分组技能训练。每学期中、末组织大型的技能操作竞赛,每年有一次“科技月”技能竞赛活动。平时除充分利用实验或实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对各班的学生分组到实验或实习基地逐个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用来补充实验课及实习课的不足。每学期根据学生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开展两次大型的技能操作竞赛,以赛促练,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增加实习课时,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可为半年或一年。此外就是学校和实习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并安排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要求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应尽可能全部顶岗技能训练,实习结束后个人总结、实习单位鉴定,而学生毕业实习后基本上能留实习单位工作。
(四)实行双等级证制培养模式。
技能人才的培养,应更多地放在双等级证教学阶段。例如,我校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参加学习、考试其它专业的职业鉴定,以取得双等级证,为成为一专多能技能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别具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培养出来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并在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出一专多能的优势和特长。由于此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已引起许多学校的重视,纷纷效仿。
三、实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当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是公认的道理。一个国家要富强,关键在教育。江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一个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得才兼备的人员。我们的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技能熟练、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操作工人,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通过课程形态的研究能够直接指导课程方案的改革。
(一)、实施“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一专多能教学模式
宽基础,即在中职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公共文化科,课程接近普高水平,开设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某专业大类范围内的职业能力分析,将相近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组合和拓宽,构成该专业可能发展方向的宽厚的基础模块,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活模块,即从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出发,按某一工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课程分类,组成若干模块,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整,消除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的弊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不同学校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若干模块供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实施专业分流专修,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重实践,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能力结构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内容相关的实习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实验实习设备、场地符合专业要求的前提下,按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独立设置操作性、工艺性强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和综合技能训练课题。通过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达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类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四个板块的课程模式的构思
1、文化基础板块。课程内容为语文、数学、外语。将课程设置知觉高移,调整过去技工教育中文化课程只限于一学年的做法,使学生有较强的文化基础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板块。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生存、竞争、独立工作、人际合作打好基础。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社会学基础,增设公关礼仪和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
3、专业基础理论板块。专业基础课程将根据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削减一些重复、繁琐或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机械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等基础学科改上机械知识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以各种冷加工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内容为主,同时为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及发展的需要,开设CAD制图、数控加工原理与编程等课程,电工专业的开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PCL自动控制等课程。
4、生产实习板块。生产实习课程将依据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开设机床操作技能、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作技能、电力拖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课程,重点讲解车床、磨床、铣床的工作原理及加工方法,同时突出技能实训课程,达到能胜任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电工专业的重点放在电子技术操作方面。
(三)、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