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多元化 促进职教深层发展
刘国武 孝感市高级技校(原孝感市一技校)
摘 要: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当前形势下,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是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和大势所趋。
关键词:校企合作多元化;职业教育;探索;实践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技术高新化,信息社会化,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学校作为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必须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时代同步,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就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最好选择。
(一)校企合作内涵
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企业培养输送人才的职责。校企合作就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双向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相互参与;资源共享、互动双赢。最终目标是增强职教活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变化。
(二)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由来已久,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以前的校企合作中,“合作”只是一种较低层面的交流,形式单一、效果有限,企业只是学生书本知识的实践地,双方缺乏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综合目前各地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政策支持,认识存在误区
近年来,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企业投资,经济呈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如何与企业合作,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政策面上还缺乏引导、指导和支持。一方面职业学校就业率高,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多是外出“务工族”,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及变化。另一方面许多的企业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校企不合作也能挑选到满意的人才。当前双方的这种认识是校企合作的一大误区。
2、缺乏灵活机制,校企合作校“热”企“冷”
职教发展多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学校中已形成共识。一些学校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初见成效。由于校企合作的思路不够宽,缺乏灵活应变的机制,同时对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使校企合作形成校“热 ”企“冷”的局面。
3、合作缺乏深入,校企利益诉求难以统一
多年的就业情况反馈证明,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不安心工作;职业技能不娴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学生顶岗实训的安全、管理问题难以统一,因此多数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校内模拟,让学生到企业行业现场感觉或就业前短期实习层面上。同时学校对企业用工需求的规格不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未能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部分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愿增加校企合作成本开支,未能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也未能形成真正参与的主体意识。校企双方没有形成利益结合点,校企合作就难于形成稳定和长效的机制。
(三)校企合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校企之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发达国家职教发展成功的经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随社会科学进步,知识经济的复苏和中外交流的加深,企业、职业教育双方才又重新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优越性。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几点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1、优惠政策导向,调动企业积极性
政府要制定对企业有利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利益保障。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校企合作企业按实际人数提供相应成本补偿以减少企业负担;对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
2、整合教育管理,保证校企合作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技能人才的统筹培养归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业资格的制订、鉴定和技能等级考试及证书的发放由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在人才合作的培养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职能交叉、条块分割障碍,一定程度上会使校企合作成效难于显现。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将交叉业务进行整合,双方教育资源整合,保证校企合作的协调发展。
3、规范制度管理,谋求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学校和企业本着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合作程序。同时可成立由企业、校方和学生三方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制定如安全手册、行为规范、教师管理制度、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等文件,校企双方在实习中共同承担学生安全和管理,协调并处理校企合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平衡各方利益,做到管理有条例,处罚有依据,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互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学校和企业需密切合作,大力推行校企双赢模式,形成互动关系体,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建设、校企文化等方面实现互动,企业可参与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的规划、研发和员工培训,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只有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前景才会真正突现出来。
(四)探索企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宏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的矛盾不断显现,校企双方认识到: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合作机制,不断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责任重大,前景广阔。我校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从2000年就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关注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变化,逐渐探索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方式,实施了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1、基地共建式
近年来,职业学校发展较快,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实习场地、设施更新变化,但仍存在局限。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较理想的专业实习和岗前培训,又能拓宽办学空间。由于企业自身运作特点,这种传统的合作模式并不能完全达到校企合作目的,还需要探索发展。
2、定向培养式
定向培养是学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达成培养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定向招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毕业考核及就业教育等过程,保证学生学习有目标,就业有了去向,同时,增强了企业员工的稳定性,提高了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引企入校式
企业为适应社会,要不断加大工艺技术改革,对员工技术能力的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招聘难以找到理想人才,因此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专业培训教师和相应设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生源,在人力物力资源上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4、进修培养式
目前企业在发展进步中,存在员工专业技术的更新和提高不及时的问题,但又不能轻易放弃这些熟练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由学校为员工进行进修培养,为企业解决了人员知识更新困难,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会。
5、投资合作式
一些大型企业,为保证员工的稳定,同时又要保证对新员工进行优先选择权,会把目标放在职业教育这个方向上,对合乎企业要求的职业学校进行投资,直接参与学校的运作,企业是市场的航标灯,职业学校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源泉,既保证自身需求,又为其他行业输送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办学”。
总之,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较好地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影响力,整合双方的资源,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在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模式中,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实现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培养社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必能促进职业教育深层发展,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厚积勃发,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