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刘国武 孝感市高级技校(原孝感市一技校)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作为承担劳动者素质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试图从目前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当前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之间矛盾入手,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专业技能 就业
随着社会对劳动者技能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家对中职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但理智的教育管理者不难发现中职教育的膨胀发展与社会对技工人才的现实需要之间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反而又制约了中职教育的稳步推进。因此对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中职业教育课程需不需要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现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现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文化课为专业基础服务,专业基础又为实践服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中等职教课程体系的弊端逐渐突现出来。
(一)现行中等职教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的矛盾
尽管国家大力支持中职教育,但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而教育教学机制落后、方法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导致中职教育在良好政策环境下又陷入了招生困难,发展滞后。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但现行中等职教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却是主要原因之一。
1、职业定向培训与职业变换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选择职业变换频率提高了,社会要求中职毕业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但是,企业又青睐于具有某一工种和岗位的相当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经验的“特殊人才”。而我们现行的职教课程是以学生职业定向教育为目标,缺乏对学生职业应变能力的培养。
2、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矛盾。
基础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现实的社会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的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有利于学生在能力方面形成各自的专长。而现行的职教课程注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就业预备教育与升学预备教育的矛盾。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出现多层化和学识高移化,也必然带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层化、高移化。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除承担就业预备教育外,又承担了升学预备教育这双重任务。而现有的职教课程体系还停留在以单一的就业预备教育为目标上,显然是无法完成这双重重任。
(二)现行中职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优点是:知识技能先后有序,知识积累循序渐进,教学便于开展。然而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过广,程度过深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学生,客观来说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太差、综合素质不强。由于理论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导致教材的编写、课程的选择和教学的实施进程中,力求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日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理论知识面广,程度过深,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从而削弱了实践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与实训的脱节。
2、学科定位模糊,多头指挥方向不明
目前对于中职教育所要达到的标准有不同的提法:“获取中等技术等级证书”、“等同普通高中”、“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等等,随着社会需求而摇摆不定,要求不明,多头指挥,无论哪种目标,处理不好都会干扰职教课程正常实施。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普教色彩浓重
目前中职课程的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衔接不严,某些知识陈旧,缺少学科间渗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中职课程教材,特别是文化课教材与普教教材相差不大,导致教师教学过程普教色彩浓重。
因此,新形势、新需求、新矛盾呼唤我们更新职教理念和推进职教课程的改革。
二、新形势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新形势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不仅仅具备一技之长。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变化周期的不断缩短及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劳动者工作流动与职业更换频率加快;而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又使传统学科体系及行业的界限逐步被打破等等。所有这些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那种只强化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显得格格不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新世纪的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对中职人才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正从专业定向教育向素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转变,这是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原动力。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笔者认为要进行职教课程改革,必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统一。
1、学生“就业”与“后续学习”能力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用工不再是大规模招工,而是更趋于理性,选择相应职业学校,挑选他们认为合格的员工。从目前企业在职业学校招工的角度来看,也存在“应试”问题:一张试卷、做一个工件似乎就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全部,就业似乎成了学生学习的终点。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素质和能力强调的是“后续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不是立即显现的,它具有“长效”性。怎么在课程设置中科学合理处理二者关系,求得矛盾的统一呢?
学校教育它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一专”主要对准第一次就业岗位,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应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地进行教学,那么它所培养出的学生,取得双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是企业针对员工在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上的高技能要求,这样看来,就业并非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后续学习的一个起点,如果只为贯彻“双证制”,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就会忽视学生社会生存能力,不利于职业学校长远发展。
2、学生知识结构上“宽知识”与“专技能”的统一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劳动者职业更换频繁,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面。但就目前企业招工现状而言,强调招聘员工应能满足立即顶岗的需要,却又突出了“专”的特色。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在课程设置中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作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二者的矛盾。
“宽基础、活模块”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宽基础阶段,建立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平台。把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分为四大板块:政治文化类、工具类、一般职业能力类、专业技能类,这一阶段的内容是必修内容,分年级连续实施。第二,活模块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种要求及高职升学要求设置不同的模块。有“专业大模块”,“某一岗位定向知识技能的小模块”,“高职对应模块”,这一阶段的内容可设为选修内容,在中职高年级分阶段实施。这两个阶段既分工明确,又互相联系。学生学完知识平台后,对专业及专业方向均有了解,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
3、专业设置“稳定”和“灵活” 的统一
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盲目的开设一些新型专业,而忽视优势专业的发展。很难设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这既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带来浪费。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能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程设置过程中“稳定”与“灵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笔者以为,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以我校为例,学校成立三十年来,钳工、车工、电工、电子技术、汽修等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专业教师队伍成熟、设备齐全,多年的变化,专业的增加,课程改进,但成熟专业却一直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针对新兴技术、行业的课程,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就业实际,由学校作为选学内容,可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4、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就业——创业课程模式的统一
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学科分段教学为主,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结合,这一模式易于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增强,学科课程模式自身的缺陷越来越突现出来:①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②各学科间缺乏有机衔接,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新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而把实践、创业课程应用于教学中已是中职学校必须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就业和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并通过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要逐步完成知识型到技能型,再到创业型的转化。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将面临新的改革。努力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愈来愈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让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时俱进,更好的促进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必将是成为我们每个中等职教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
|